文章

顯示從 8月, 2025 起發佈的文章

經典銅質的現代工藝結晶:Uni-Audio「銅魂 - Copper Soul」耳機升級線評測

圖片
作為發燒友圈中少數專注於單一材質深度開發的品牌,Uni-Audio「銅魂 - Copper Soul」選擇回歸純銅材質的本質,卻透過精進的製線工藝,展現出令人驚艷的成熟調音風格。這條線材融合四大核心技術:4絞幾何編織、24AWG 萬隆冷凍單晶銅、Type 4 LITZ結構絞合,再以 PVC 絕緣層包裹。務求在韻味與解析之間找到難得的平衡點,同時挑戰發燒友對銅線的傳統印象。本次評測主要以唐族杜甫下闕(配原裝4.4mm線)作對比,與讀者一起探討銅魂的聲學特性與實戰表現。 「銅魂 - Copper Soul」開箱片 連結按這裡 外觀與工藝 「銅魂」的物理結構處處隱藏著聲音哲學:  - 採用萬隆冷凍單晶銅作為導體核心,透過超深冷處理消除金屬應力,使電子傳輸更為流暢。  - 每股線芯由 7 支 0.08mm 極細銅絲組成,並巧妙融入抗拉纖維,既維持線身柔軟度,也避免反覆彎折導致內部斷裂。  - Type 4 LITZ結構絞合有效抑制高頻集膚效應,而 PVC 絕緣層的選用亦提供了恰到好處的介電特性,讓聲音保持溫暖基調的同時不致過於朦朧。 主觀聽感評測 測試系統:  - 播放器:Astell&Kern SR35,SR35 > digital out > iFi iDSD Valkyrie   - 耳機:TangZu唐族 杜甫下闕 第一首試聽歌曲用上古巨基《勁歌金曲2》專輯內的 錢錢錢錢,留意到銅魂的低頻有別傳統銅線那般鬆軟氾濫,它帶有適度的量感與出色的彈性。中段低音電結他及架子鼓融入大合奏,低頻聽感類似「高密度海綿」,既保留衝擊力又帶適度殘響,完美平衡架子鼓節奏感與類交響樂的規模感。 中頻絕對是銅魂最大亮點!古 Sir 人聲位置適中略為靠前,齒音控制比一般純銅線優勝。歌曲前段的顫音細節與情感厚度完美並存,仔細程度不像某些銀導材般過度銳利,也不像傳統銅線過度濃厚。男聲的厚度,血肉感,胸腔共鳴能忠實呈現。 銅線的高頻延伸往往是短板,但銅魂透過 Type 4 LITZ 結構打破了這一定律。曲內弦樂組內小提琴泛音豐富而自然,結像輪廓清晰,高把位的演奏既保有應有的光澤度,又不會刺激刮耳。感覺銅魂不是針對高頻而刻意作出「強化」,而是「完整還原本應存在的高頻細節」。 再來試聽蒄晴《女兒晴》專輯內青花瓷一曲,合成鼓聲下...

深夜碟燒分享 Karen Souza《Essentials》:醇美詮釋《Tainted Love》

圖片
在近期接觸的爵士人聲專輯中,Karen Souza 的《Essentials》無疑是值得細品的作品。這張專輯誕生於 Karen Souza 從電子音樂領域(曾參與House單曲演唱)轉向爵士演唱的關鍵時期。她因受邀參與《Jazz and '80s》系列專輯演唱而嶄露頭角,而《Essentials》正是她首張個人爵士專輯,以爵士樂風格重新演繹多首經典流行曲目,如〈Billie Jean〉、〈Creep〉等作品,展現出獨特而誘人的女毒聲音。《Essentials》在Amazon 獲得五星滿分評價,華納音樂西班牙總裁 Jose Carlos Sanchez 更讚譽 Karen 為"能改變流行音樂歷史的偉大歌手"。 《Tainted Love》簡單聽感分享: 原曲由 Gloria Jones 於 1964 年首錄,後經 Soft Cell 在 1981 年以合成器流行風格翻唱而廣為人知。Karen Souza的版本則重塑為慵懶性感的爵士風格。 人聲表現 Karen Souza 的嗓音在此曲中展現出 "薄霧輕灑般的魅力中音" 特質。人聲位置處理極其貼耳,彷彿在耳畔低語卻毫無壓迫感。唇齒細節上,換氣聲與咬字自然清晰,例如副歌句尾的氣音處理(如"love"字尾的微弱顫動)賦予情感真實性。中低頻飽滿卻不渾濁,維持爵士演唱的鬆弛感,有別於 Soft Cell 版本的緊迫或 Gloria Jones 原版的靈魂樂張力,厚度控制得宜。情感傳遞亦十分到位,將原曲對愛情的焦慮轉化為內斂的憂傷,靠的是語調細微起伏而非音量變化。錄音工程刻意營造小型酒吧的臨場感,樂器與人聲的距離層次分明,空間感十足,無縫融合卻不相互干擾。 總評:貼耳柔和的巔峰示範 Karen Souza 版本的《Tainted Love》成功將流行經典轉化為迷人爵士樂,其詮釋不僅是曲風轉換,更是情感語境的徹底重構。雖然此曲沒有達到音響測試大碟般的誇張,但無論是人聲的細膩度、配器的平衡性,乃至情感表達的深度,都值得發燒友反覆咀嚼。若追求沉浸爵士女毒的體驗,Karen Souza 的《Tainted Love》無疑是爵士人聲愛好者不可錯過的演繹。 測試設備: 耳機:HIFIMAN RE2000 耳機升級線:線藝匠 LINKSMITH 響尾蛇 解碼:iFi audio...

【耳機聽感最終章🔚附致謝:FIR Audio Project K // 唐族 齊天大聖】2025年香港高級音響展耳機展區回顧

圖片
來到聽感最終章,想跟大家分享當天在會場試過的最後兩對作結尾。 FIR Audio Project K FIR Audio Project K 展現出鮮明的低頻主導調音風格,動態表現出色,能帶來強烈的節奏感,但低頻量感稍多,某類曲風會輕微掩蓋中頻細節。人聲表現略顯削瘦,齒音部分稍為明顯,可能不適合對高頻敏感的使用者。音場呈現橫向開闊但縱深不足的特性,整體聽感略顯扁平,立體感稍欠。中頻人聲偏瘦,缺乏飽滿度,而小提琴等弦樂器的表現未夠自然,音色略帶人工修飾感。 暫時留意到 Project K 比較適合偏好強勁低頻與動態表現的聽眾,尤其在電子舞曲與流行音樂的演繹上頗具優勢。然而,若追求均衡的三頻分佈或自然的樂器音色,可能需要考慮其他型號。 唐族大聖 唐族最新旗艦齊天大聖(1圈6鐵4靜電,三混合十一單元配置)港幣售價 $14,999。在動態表現、立體感、速度和結像力這四個關鍵維度上,都能達到7.5分以上的水準(滿分10分),雖然不是每個項目都達到頂尖,但這種全面的均衡性在同價位產品中實屬難得。女聲處理相對自然,位置不會過於貼耳,換氣細節的呈現恰到好處,既不會刻意強調也不會被忽略,展現出良好的 HIFI 向。相比之下,男聲的情感表達稍顯平淡,偶爾會出現少量齒音,這可能是調音上的一個小缺憾。 低頻表現方面,大聖雖然質感略帶模糊,但量感和衝擊感的平衡掌握得還算不錯,既不會過量掩蓋中頻,也不會顯得單薄無力。總括而言,齊天大聖展現出唐族對聲音美學的深刻理解,雖然沒有特別驚豔的單項表現,但其均衡紮實的調音,加上自然耐聽的風格,使其成為一款完成度頗高的發燒耳機。特別適合那些追求全面表現、不喜歡過度渲染音色的理性派發燒友。對於想在港幣 $15,000 內想體驗接近頂級旗艦調音的消費者來說,齊天大聖絕對是一個值得考慮的選擇。 致讀者:耳機短評後的衷心感謝! 衷心感謝各位讀者持續關注今次展會我認為12款具特色耳機的短評分享。從旗艦級產品到高性價比之選,每款耳機都展現了獨特的技術特性與調音哲學,而能夠與各位一同探討這些細微的聲音差異,實屬難得的交流體驗。 作為一名仍在學習中的發燒友,撰寫這類評測的過程也讓我更深入理解了不同品牌對聲音美學的追求。若這些分享能為閣下的選購提供些許參考,或引發對音響技術的更多思考,便已達到撰寫的初衷。未來期待能繼續與各位分享更多器材心得,也歡迎大家留言交流聽感見解。再次...

【耳機聽感第5️⃣回:Hercules Audio NOAH // Vision Ears GO LIVE】2025年香港高級音響展耳機展區回顧

圖片
Hercules Audio NOAH 上幾個回合跟大家分享過令我印象頗為深刻的旗艦型號,今次分享在價格上對新手友善,比較容易入手的兩款耳機之主觀聽感 。 作為 Hercules Audio 一款定位入門至中階的耳機, NOAH(1圈3動鐵,雙混合四單元配置)港幣售價 $2,980,展現出超越其價位的聲音表現。音場呈現中等偏大的規模,雖未達旗艦級耳機的開闊程度,但已能提供足夠的空間感。人聲表現偏向鑑聽風格,嘴型聚焦十分集中,細節呈現清晰直接,適合追求精準人聲的用家。低頻部分注重質感而非量感,回彈速度足夠,保持清爽乾淨的特性,但衝擊力稍顯保守。 在細節呈現上,背景紋理稍欠清晰,複雜樂段時會略感朦朧。男聲表現響亮但厚度不足,略顯單薄,這可能是調音上的取捨。值得稱讚的是,NOAH 在整體平衡性上表現出色,人聲、樂器與音場的協調度超越同價位產品,展現出 Hercules Audio 成熟的調音功力。對於預算有限卻追求類鑑聽風格的用戶來說,這款耳機無疑是極具吸引力的選擇,雖然在極致解析與低頻衝擊力上有所妥協,但其精準的人聲表現與平均的三頻分佈,已足以滿足多數音樂類型的聆聽需求。 Vision Ears GO LIVE 今年同樣搶眼的中階型號耳機,必然是 Vision Ears GO LIVE。採用1圈3動鐵,雙混合四單元架構,港幣售價 $3,888 卻能展現出鮮明的聲底個性。男聲表現尤其突出,位置貼耳且通透響亮,在複雜的音樂背景下仍能保持清晰不亂,這對現場表演者至關重要。女聲處理稍顯銳利,尾音部分略帶乾澀,可能不適合追求柔美音色的聽者。動態表現強勁,能精準呈現音樂中的強弱變化,滿足專業監聽需求。音場方面,橫向擴展處於中等水準,樂器層次與分離度中規中矩。小提琴演繹令人印象深刻,拉弦力道爽朗直接,音色乾淨無染,展現出優秀的瞬態響應。 整體 GO LIVE 在專業監聽準確性與音樂表現力之間取得了良好平衡,雖然在女聲柔順度與音場寬度上略有妥協,但其出色的動態表現與精準的樂器還原及定價,已充分體現 Vision Ears 在專業監聽領域的深厚功底。 待續........... 版權由 feverheadfi 網誌擁有 一切侵權行為必定追究

【耳機聽感第4️⃣回:Mysticraft HEX // Mysticraft Myth】2025年香港高級音響展耳機展區回顧 Mysticraft HEX

圖片
Mysticraft HEX Mysticraft HEX (1動圈5動鐵2靜電2骨傳導2平板1壓電,六混合十三單元配置)將宏大的聲底規模與精準的音場定位完美結合 ,展現出一種罕見的聲音特質 。HEX 能把所有樂器都能在寬闊的空間中清晰展現,彼此間保持著恰當的距離感,既不會相互干擾,又能形成和諧的整體,出色的分離度與解析力最令我最驚嘆。聲音密度堪稱會場之最,每個音符都充滿質感與重量,卻不會顯得擁擠或壓迫。低頻表現尤其出色,細節豐富且層次分明,衝擊力與回彈速度取得良好平衡,既能展現鼓點的力度,又能保持足夠的清晰度。 人聲處理方面,女聲位置適中,不靠貼耳取悅耳朵,卻依然充滿感染力,細節與情感表達都十分到位;男聲則保持應有的厚度與質感,不會過於單薄或渾濁。整體人聲與背景的分離度處理得相當自然,既不會過度突出,也不會被樂器淹沒。高頻延伸線性柔和,滾降自然,沒有刻意強調的刺激感。 HEX 憑着超高的硬質素,無論是複雜的古典交響樂,還是注重人聲的流行曲目,HEX 都能以高水準呈現,特別適合追求全面表現的發燒友。其宏大的聲場與精準的定位,加上出色的聲音密度與自然的三頻平衡,使其成為會場中我自己私心認為最令人驚艷的耳機。雖然價格定位($69,800港幣)已超越多數旗艦級別耳機,但論其表現確實對得起這個價位,是一款值得細細品味的頂班耳機。 Mysticraft Myth   Mysticraft Myth(1圈4動鐵2平板,三混合七單元配置),人聲表現是 Myth 的一大亮點。女聲咬字清晰,帶有輕微的奶油般甜美質感,既保持足夠的解析力,又賦予了令人陶醉的音樂性,十分抓耳。男聲表現同樣出色,氣聲細節保留完整,賦予歌手嗓音更真實的質感與情感表達。樂器分離度處於優秀水準,不會過度強調細節分析而顯得生硬,小提琴的還原尤其精準,音色自然舒適。高頻線條乾淨利落,同時保持出色的立體感與空氣感,既不會過於刺激,又能呈現足夠的細節與延伸。 唯一挑剔位置則是,Myth 對前端門檻比較高。搭配 SP3000ss 時,音量需調至73左右才能獲得足夠的聲壓,顯示 Myth 需要較大的驅動力才能充分發揮潛力。這或許是追求高品質聲音所必須付出的代價,建議搭配高性能的便攜耳擴或台式系統使用。 我認為 Mysticraft Myth 特別適合演繹人聲為主的音樂類型,同時也能很好地處理器樂獨奏與小型編制作品。M...

【耳機聽感第3️⃣回:Empire Ears ODIN MKII // JOMO Nautic Stellar】2025年香港高級音響展耳機展區回顧

圖片
Empire Ears ODIN MKII 若提到今年音響展最受耳機燒友關注的耳機之一,必定為 Empire Ears 新一代旗艦 ODIN MKII(2動圈5動鐵2靜電2骨傳導,四混合十一單元配置)。作為 Empire Ears 最新代表作, 在延續前作技術精髓的同時,展現出更為成熟的調音風格。高頻表現相較上一代奧丁略顯收斂,但延伸依然出色,細節豐富卻不刺激,線條感的表達對比奧丁一代也稍有差別。低頻量感恰到好處,衝擊力不算強烈,但下潛與質感俱佳,能提供足夠的氛圍感而不會喧賓奪主。中頻人聲表現尤其值得稱讚,定位精準且細節豐富,無需依靠貼耳的呈現方式就能展現出細膩的情感表達,賦予歌手更自然的嗓音質感。 在技術層面上,ODIN MKII 繼承了奧丁一代優秀的三頻分離度,各頻段之間的界線清晰分明。然而,這種極致的分離度在演繹某些複雜大編制類型樂曲時,偶爾會出現各單元「各自修行」的情況,略顯缺乏整體協調性。相比奧丁一代,ODIN MKII 的調音走向偏向保守,顯然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安全牌」選擇,雖然少了些驚艷感,但卻更加耐聽且適應性廣泛。 ODIN MKII 精準的音場定位與豐富的細節呈現,在演繹古典、爵士等注重樂器分離度的音樂類型時表現尤為出色,我認為特別適合追求高分析力與均衡表現的發燒友。雖然在極致動態與激情表現上有所保留,但ODIN MKII 無疑是一款完成度極高的旗艦耳機,展現出 Empire Ears 利用超旗艦型號實現其品牌對聲音美學的野心競逐,以及從奧丁一代穩健進化的設計理念。 Jomo Nautic Stellar 作為 Jomo Audio 最新旗艦,Nautic Stellar (1圈1平板4動鐵2骨傳導,四混合八單元配置)最突出的特點是其從容寬闊的空間感,營造出極具立體感的音場表現。樂器定位整齊有序,層次分明,在演繹複雜編制時仍能保持清晰的結像。高頻延伸屬於舒適耐聽的類型,不會過於刺激。低頻量感充足且回彈快速,呈現清爽乾淨的特性,既保持衝擊力又不帶半點拖泥帶水。 與前作寧靜號相比,Nautic Stellar 在人聲表現上有所調整。女聲位置稍為後退,不再過於貼耳,賦予更自然的呈現方式;男聲則略帶朦朧感,細節表現稍遜於女聲。整體音色光澤度恰到好處,既不會過於明亮刺耳,也不會顯得暗淡無光,展現出品牌對調音美學的成熟把控。 整體我認為 Nautic Stel...

【耳機聽感第2️⃣回:Flipears Prototype 工程機 // Campfire Grand Luna】2025年香港高級音響展耳機展區回顧

圖片
Flipears Prototype 工程機 Flipears 在今年音響展上最新推出的 Prototype 工程機,其表現亦令我印象深刻。首先,我認為最突出的特點是其極強的代入感,音樂一響起就能牢牢抓住了我的注意力。音場呈現獨特的縱橢圓型分佈,縱深感明顯優於橫向擴展,適合表現層次複雜的古典樂或現場錄音。高頻光澤度與前作 Legion 形成鮮明反差,更加明亮且細膩,幸好並未過度刺激,保持了良好的耐聽性。速度感屬於中等偏快,清晰呈現快速樂段的細節,同時不會顯得過於緊繃。低頻表現強勁,包圍感十足,下潛深沉且量感充沛,但控制力出色,不會掩蓋中高頻的細節。女聲表現尤其亮眼,換氣聲和咬字都極為清晰,位置略為貼耳,賦予人聲更強的感染力。此外,Prototype 的易驅動性值得稱讚,即使用上小助手的 SR35 搭配也能發揮出不錯的實力,對前端設備的要求相對友好。 Flipears 這對工程機在調音上展現了品牌對聲音美學的新探索,保留了 Flipears 一貫的動態與能量感,在高頻質感和人聲表現上亦有所突破,是一款值得期待的未來旗艦之作。 Campfire Grand Luna Campfire Audio 最新推出的 Grand Luna(1平板2動鐵,雙混合三單元配置),外觀設計上無疑是加分項,其獨特的棱角風格與金屬質感外殼像極「不鏽鋼鎧甲」,賦予了極高的視覺吸引力,紅色點綴的透明腔體更顯精緻。聲音表現方面,Grand Luna呈現出明顯的縱向景深優勢,樂器的層次感和前後分離度出色,不過橫向音場範圍僅屬中等水平,對於大編制交響樂的表現稍顯拘謹。Grand Luna 的聲底整體偏慢,適合演繹爵士樂或抒情曲目,但在需要快速動態響應的音樂類型上可能會略顯吃力。低頻表現我認為是較為明顯的短板,量感雖然充足但略顯渾濁,清晰度和細節呈現都有提升空間,這也導致中頻部分時常被低頻蓋過,人聲和主要樂器的表現不夠突出,與前作 Astrolith 相比我會更偏愛 Astrolith 的表現。 整體來說,Grand Luna 是一款在外觀設計上極具吸引力的耳機,其縱向音場表現和舒緩的聲底特色可能適合柔和風格曲風,但在低頻控制力和整體清晰度方面還有改進的餘地,期待 Campfire Audio 在未來版本中能進一步優化這些方面的表現。 待續...........  版權由 feverheadfi...

【耳機聽感第1️⃣回:Noble Kronos // DITA Ventura(銅線版)】2025年香港高級音響展耳機展區回顧

圖片
在 2025 年香港高級音響展的耳機展區上,我有幸試聽了各款最近備受矚目的旗艦級/令我印象深刻的耳機,以下會嘗試梳理及陸續分享一下主觀聽感。 *試聽前端:iFi audio iDSD Valkyrie DAC AMP + SP3000ss / SP3000ss 單機播放 Noble Audio Kronos  首先試了 Kronos(2圈4鐵2靜電2骨傳導,四混合九單元配置),音場表現非常開闊,營造出極具空間感的聆聽體驗,特別適合交響樂等大編制曲目,有着超旗艦 Chronicle 的亮麗中高頻 DNA。小提琴的演繹尤其出色,拉弦時的力量感十足,每個音符都充滿張力,不過高頻部分過份乾淨,長時間聆聽可能會有些許疲勞感。人聲表現方面,男聲感染力豐富,完全沒有尖銳的"雞仔聲"問題,而女聲則呈現微暖帶甜的討喜特質,十分耐聽。Korons 動態反應速度亦相當快,清晰捕捉音樂中的細微變化。低頻走的是清爽路線,質感細緻但不算飽滿,量感比 Chronicle 稍多,適合偏好乾淨低頻的聽者。唯一需要注意的是結像風格輕微刺激,若搭配本身較銳利的前端可能會過於強烈。 整體,Kronos 是一款特色鮮明的耳機,在音場、動態和人聲表現上都有亮眼之處,雖然高頻稍乾和結像偏刺激的微細缺點,但對於追求寬闊音場和快速響應的發燒友來說,絕對值得一試。 DITA Ventura(銅線版) 又特別試聽了 DITA Ventura(銅線版)這款討論度極高的耳機,其表現確實令人驚艷。驟聽之下,最突出的特點莫過於驚人的動態表現和寬闊的音場,營造出極具立體感的聆聽體驗。高頻表現尤其亮眼,延伸順滑自然,毫無毛刺感,在聆聽《四季》小提琴協奏曲時,琴弦響亮有勁,每個音符都充滿生命力。人聲方面,女聲表現相當貼耳,帶有恰到好處的親密感,卻不會過於壓迫。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款耳機對前端要求較高,搭配 SP3000ss 顯吃力,Digital out 接上 ifi Valkyrie 耳擴後,背景層次立即變得更加豐富,分離度也明顯提升,整體表現更上一層樓。 雖然在緊湊的排程內只能短暫試聽,但暫時來說 DITA Ventura(銅線版)是一款極具實力的超旗艦之作,特別適合追求寬闊音場、優秀動態和細膩高頻延伸的燒友,但建議搭配足夠驅動力的前端設備,才能充分發揮其潛力。 待續........... 版權由 fe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