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顯示從 10月, 2025 起發佈的文章

暮色熔鑄的導體結晶:Celestia Audio「落日餘燼 Afterglow」高階耳機線深度評測

圖片
Celestia Audio「落日餘燼 Afterglow」高階耳機線以暮色漸變為靈感,紅黑交織的線身隱喻著夕陽沉入地平線的詩意時刻。其紅黑導體不僅是視覺美學的展現,更分別對應特調銀合金與石墨烯複合材質的聲學分工,並透過加入 24K 黃金絲帶導體,實現如晚霞暈染般的頻段銜接,在精密材料科學與自然意象間取得絕妙平衡。 落日餘燼 Afterglow 開箱片連結按這裡 設計與工藝 Celestia Audio 透過「雙配方合金系統」與「複合屏蔽技術」,在「落日餘燼 Afterglow」的上實現了電氣特性與機械性能的同步優化: 紅色銀合金導體: 透過微量鉍、鋅元素添加,在原子層級調整晶界結構。此舉不僅比傳統 OFC 提升更多導電率,更透過固溶強化機制增強抗拉強度,使線材在反覆彎折下仍維持信號完整性。 石墨烯合金導體: 於熔融態合金中導入電磁攪拌工藝,使石墨烯均勻分布為三維導熱網絡,令熱耗散效率較常規材料提升,有效降低大動態下的瞬態熱壓縮(Transient Thermal Compression)現象。最後加上石墨烯聚氨酯塗層,優化電磁干擾抑制能力。 黃金絲帶導體: 24K金包銅柱經高壓壓縮為幼細帶狀結構,再以雷射激光拋光表面。Celestia 官方宣稱這種處理能有效不僅降低信號集膚效應,環繞式設計更能形成被動屏蔽場,減少鄰近導體間的電容耦合。 118芯複合架構: 每股導體由11芯紅色銀合金,與4芯石墨烯合金構成共15芯導電雙路徑,總截面積達20.5AWG的設計,使電流傳輸密度較常規26AWG線材提升3.2倍,直接反映在微動態還原力的躍升。 -196°C超低溫深冷處理: 導體經過-196°C超低溫深冷處理,透過長達72小時的原子結構重組,消除晶格缺陷與內部應力。此工藝加強導體電性能,訊號傳輸更為流暢精準。 新一代複合材料外皮: 實測下留意到帶微細磨砂質感,提供優異的抗拉扯性與抗氧化的物理保護,更體現了品牌在奢華美學與實用耐久性之間取得的精妙平衡,滿足了高階用戶對線材長期穩定性之要求。 「落日餘燼 Afterglow」在插針外殼、插頭與分線器等關鍵接點均採用全新紅金雙色浮雕工藝風格,猶如晚霞浸染天際時的最後一道璀璨光暈,呼應着暮色美學。 採用無氧銅基底結合貴金屬鍍層: 0.78mm插針以拋光直鍍技術確保訊號接觸完整性,4.4mm 平衡頭更運用無氧銅鍍金與鍍銠雙層結構,透過金質...

舖頭遊記:初試 iBasso PB6 MACAW 之聽感 💡

圖片
梳理一下上星期初試 iBasso PB6 MACAW 最新便攜耳擴的聽感。✍🏻 PB6 算是一款比較個性鮮明的便攜耳擴,它最吸引人之處在於能將膽管的溫潤音色與晶體管的特性融於一體,亦可以透過 DC 12V 外接供電解鎖驅動大多數頭戴式耳機的潛力。 在實際聽感上,PB6 的雙模式帶來了頗具玩味的對比。在 Tube 模式下,用 Eletech 蒙娜麗莎試聽爵士樂或老歌,人聲與弦樂聽起來更為豐潤順滑,帶有一絲傳統膽機特有的「模擬味」,能營造出鬆弛而富有感染力的氛圍。切換至 Class AB 模式後,聲音取向變為更強調分析力和動態,背景也更顯漆黑。此時的 PB6 驅動力充沛,展現出更優異的控制力,呈現出更為通透和現代的聲音風格。 此外,高/低頻寬模式的切換則提供了更細微的調音自由度。在需要極佳瞬態表現和控制力時,高頻寬模式表現出色;而當你想讓聲音邊緣更柔和、聽感更放鬆時,低頻寬模式則能派上用場。 不過作為純耳擴, PB6 表現高度依賴前端的分析力與訊號品質,若前端實力不足,則難以展現其膽管與晶體雙模式的細膩層次。而原裝過機線雖稱職但略為平庸,未能完全釋放其聲學潛力。 結論,我主觀認為 PB6 是專為已擁有高階 DAP 或 DAC 的燒友設計的擴充方案,在優質前端與升級線材的配合下方能實現其真正價值。如果大家手上有多部 DAP 可以靈活搭配 PB6,那麼 PB6 無疑是一個極富吸引力和性價比的選擇。 #ibasso  #pb6 #macaw  #feverheadfi 版權由 feverheadfi 網誌擁有 一切侵權行為必定追究

舖頭遊記:Eletech x Canpur Mona Lisa 蒙娜麗莎 限量聯乘款入手!! 🎨👨‍🎨

圖片
  作為一名擁有藝術及設計背景的耳機發燒友,總容易被工藝與美學兼備的作品吸引 🎨👨‍🎨 直至初遇 Eletech 與 Canpur 聯乘的 Mona Lisa,便一直關注這款將文藝復興元素融入聲學設計的耳機,其立體音場與細膩質感,尤其滿足我對人聲的聽感追求,絕對是一對能做到聲色俱全的旗艦作品~ 經過數月反覆試聽(及掙扎!),今日終在銅鑼灣英京音響完成心願,這間藏身商廈的音響專店空間寬敞,擁有專業試聽環境與親切團隊,特別感謝店員球哥耐心解說,讓我能從容地將這對「蒙娜麗莎」帶回家 😁😁 版權由 feverheadfi 網誌擁有 一切侵權行為必定追究

新手帖!天使吉米 失落莊園|Origin Lost Manor 限量版耳機聽感分享

圖片
圖:Heath 、文:俊 天使吉米 失落莊園 類別:單動圈入耳式耳機 官方定位:品牌目前旗艦 建議玩法:電話直推、DAP直推 先講整體聽感,失落莊園係性價比相當高嘅耳機:佩戴上細隻易戴,聲音上係非常舒服,動態亦都足夠強,足夠呈現出不同頻段的聲音變化。 此耳機其一特點係單動圈帶嚟嘅一致性以及整體感,並不會因為多頻段同時發出聲音而有割裂的感覺。聲音整體上距離耳膜有一段適中距離,不屬於「瀨耳仔」類型。 筆者本身喜愛極樂世界的女聲,以及 Mona Lisa 的嬌嗲感。失落莊園最精彩嘅頻段當屬中頻,尤其是女聲爆發力呈現得相當好,口型張閉以及尾音控制都尚可;潤飾則較少,以致女聲不屬於甜美類型。適合女聲主導的小品、 pop music 、中等規模的 協奏曲 等,可算是相當全面。考慮到手機直推能夠呈現如此水平,筆者認為係相當適合預算有限嘅朋友。 範疇 評分 高頻延伸與瑰麗 (參考 EXT+Code51) 30% 中頻密度及質感 ( 參考紫鳳 / 銀魔) 70% 低頻回彈及下潛 (參考 Ventura) 60% 分離度及空間感 (參考 DC Ti/ Creator) 60% 動態及瞬態 ( 參考 XE6 ) 65% 整體舒適度 80% 女聲指標 評分 爆發力、穿透力 90% 口型距離及控制 75% 甜潤感 / 嬌氣感 / 嗲 5 0% 尾音控制及呈現 75% 深度評測與試...

舖頭遊記:DITA Audio 全新圈皇 Ventura 試聽會! 「寬廣音場、從容大氣」聽感!?

圖片
今日在 ECT Showroom 再次試聽 DITA Audio 全新圈皇 Ventura,發現與之前在香港高級音響展聽過的銅線版 Ventura 在聲音性格上確實展現出一些不同面向的魅力。今日試聽會版本,更像是一位注重整體均衡與耐聽度的音樂家。🎻 * 我在高級音響展銅線版 Ventura 聽感回顧: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7Krw2YW7t/ 首先從頻段分佈與能量感上分析: 與銅線版那驚人的動態和寬闊音場相比,非銅線版的 Ventura 在中低頻的飽滿度上似乎著墨更多。提供了紮實且量感更充足的中低頻,這讓音色底盤顯得更為穩重,氣氛感也更強。不過這種飽滿並不代表糊慢,其低頻仍保持著不錯的控制力。 高頻的處理是兩者一個比較明顯的差異。試聽會版本 Ventura 的高頻延伸依然良好且受控,但不像銅線版給你「亮眼、順滑無毛刺」的突出感受,而是稍顯內斂,帶有幾分所謂的「老派模擬味」,聽起來不那麼強調極致的華麗和空氣感,亦適量提升了耐聽度。 細節呈現與和分離度而言,試聽會版本 Ventura 依然保持了非常高水準的結像和分離度。不過,其細節呈現方式可能不如銅線版在接上 ifi Valkyrie 後那般「背景層次豐富、分離度明顯」。它更像是將細節均勻地編織在音樂織體中,而非刻意地凸顯出來。 在驅動需求上,銅線版與試聽會版本 Ventura 對前端同樣要求高,SP3000ss也顯吃力。但兩者在 ifi Valkyrie 驅動之下,已能獲得一個飽滿均衡的聲音。 總結 簡短分享的最後,要特別鳴謝 ECT Showroom 為一眾發燒友的誠意安排,今日在 DITA Audio 試聽會版本的 Ventura 無疑是 2025 年「目前最好的單動圈耳機之一」。其溫潤耐聽、富有感染力而不做作的中低頻能輕鬆營造頂級的氛圍感。相比音響展銅線版本的寬廣音場、極致動態、華麗高頻延伸,我本人是更偏愛試聽會版本,個人認為試聽會版本聲音取向亦更搭自己使用的 ifi Valkyrie,亦更適合我在長時間的聆聽中放鬆享受音樂。 #ecthk  #ditaaudio #ventura 版權由 feverheadfi 網誌擁有 一切侵權行為必定追究

細膩甜潤的聲學藝術:EarAcoustic Audio × zkaaai Cipher 聯名耳機深度評測

圖片
EarAcoustic Audio 與歌手 zkaaai 聯名推出的 Cipher「聲音密碼」聯名限定款耳機,以「甜潤調音」為核心,以親民價位實現技術與美學的平衡。經過超過兩週的深入試聽,Heath 將從設計、聽感細節與適用場景,全面剖析這款作品的獨特魅力。 zkaaai Cipher 開箱片連結按這裡 設計與工藝 Cipher 的設計靈感源自「聲音密碼」,意在解鎖音樂中的情感共鳴。其外觀採用了7075航空鋁面板與「滿天星水晶鑽面工藝」,在光線下呈現璀璨光影,佩戴時宛如耳際的裝飾品,巧妙融合聲學與美學。 單元技術:核心為 10mm 納米晶體陶瓷振膜 與 雙磁路特斯拉動圈,通過高剛性振膜與雙腔體結構,抑制分割失真並提升瞬態反應。 輕量化結構:單耳僅重 4.1 克,搭配 ABS 樹脂腔體與親膚塗層,長時間佩戴無察覺任何壓迫感,適合外出日常使用。 封閉式架構:線身配置麥克風及採用不可換線設計,原配 6 芯鍍銀雙絞線,並提供 3.5mm 與 USB-C 雙版本(後者支援最高 32bit/384kHz),方便直連手機或手提電腦用戶。 主觀聽感評測 前端:iPhone 16 Pro 聽感測試以 USB-C 版為主,搭配 Spotify 串流系統。 低頻量感適中點到即止,有着不錯的彈性襯托,整體強調質感而非衝擊力。在節奏強烈的曲目中,鼓點下潛足夠且回彈速度優異,同時有着不錯分離度表現,避免掩蓋中頻主體。這種調校使低頻成為氛圍的襯托者,而非主導者,適合偏好清晰人聲的用戶,但重低頻愛好者可能覺得衝擊力稍弱。 Cipher 人聲位置稍為貼近,Mindy Gledhill 的嗓音在《 I Do Adore 》中帶出細膩的甜潤感;齒音柔和,喉音清亮,彷彿輕輕裹上一層蜜糖,卻不掩蓋細節。這種調音並非刻意銳化,而是通過 1kHz–3kHz 頻段的平緩抬升,賦予女聲活潑的穿透力,適合歐美鄉村小品系曲風。 高頻延伸採取「保守中見亮麗」的策略。小提琴泛音結構完整,極高頻(16kHz 以上)略顯收斂,但 8–12kHz 區間保有適度亮度,使鋼琴與弦樂泛音滑順無毛刺。EarAcoustic 利用這種拿手設計強化了耐聽性,但對於追求極致空氣感的用戶可能略嫌克制,高頻表現整體算是「含蓄中還原細節」。 在現場爵士樂演奏中,樂器定位清晰,人聲居前,伴奏分布其後,形成包裹感強的親密舞台。聲場呈現「橫向適中、縱深層...

EarAcoustic Audio 虛空銀狩 VSA-V1 深度評測:「新派女毒」之銀光

圖片
當我第一次見到 EarAcoustic Audio 「虛空銀狩 VSA-V1」時,就被它那充滿賽博未來感的設計所吸引。鋅合金打造的腔體冷冽而堅固,面板上「異形流線」的雕刻紋路在光線下流轉,確實如其名般,彷彿一道銀色光芒劃破寂靜的虛空。不過這對號稱「女聲毒性終極狩獵者」的耳機,其聲音表現是否真能如其外觀般令人驚豔?以下讓 Heath 與大家分享這份細緻的聽感體驗。 VSA-V1 開箱片連結按這裡 設計與工藝 VSA-V1 如此獨特的聲音表現,根源於其背後不妥協的技術設計。 鈦金振膜單元:它採用了創新的全幅鈦金振膜,這種材質具備高剛性和輕質量的特性,帶來了極快的瞬態響應。這就好比汽車擁有了一個反應極其靈敏的引擎,聲音的起與落都乾淨利落,這也是為何其人聲結像能夠如異常精準。 特斯拉磁路系統:雙環狀 N52 磁體構成高達 1.6T 的磁通密度,為單元提供了強大的驅動力,有效降低了失真,確保了即使在複雜的音樂段落中,聲音依然保持穩定和清晰。 雙腔體結構與優質線材:耳機通過獨特的雙腔體設計來控制共鳴,前腔採用聲學羊毛瀘網吸收 200Hz 以下多餘低頻能量,後腔則優化高頻擴散,使用合金聲導管引導 10kHz 以上泛音螺旋擴散,營造出乾淨且層次分明的聲音。 線材:原裝耳機線為 408 芯利茲編織鍍銀線,不僅看起來豪華,也為信號傳輸提供了良好基礎。與早前分享的 VSA-MAX 一樣,原裝線 4.4mm/3.5mm 可換插頭設計,分線器亦可見「VoidSilver Stalker」型號標示。 主觀聽感評測 「女毒」一詞在發燒圈中流傳甚廣,而 VSA-V1 對「毒」的詮釋,在於它能夠同時捕捉女聲中 「清泉般的純淨」與「刀刃般的侵略性」這兩種矛盾特質。VSA-V1 的聲音個性非常鮮明,它並非追求絕對均衡與中性的耳機,更是一位專注於詮釋人聲美感,尤其擅長挖掘女聲中那些細膩情感的藝術家。整體調音略帶微 V 型特徵,低頻與高頻都有適度的強化,但巧妙的是,這種強化並未掩蓋中頻人聲的光彩,反而為其搭建出一個立體而精緻的舞台。 前端:Astell&Kern SP3000ss(4.4mm平衡),FiiO BTR17 藍牙解碼耳放(4.4mm平衡) 在聆聽彭家麗與蘇永康的《從不喜歡孤單一個》時,VSA-V1 將彭家麗那種獨一無二、清澈空靈的嗓音還原得非常好。聽者能清晰地感受到她的喉頭的微顫、氣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