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元級別的「瑞士軍刀」DAP!?山靈 M1 Plus 便攜聽感全解剖
成立於 1988 年的中國音響山靈 ( SHANLING ),以「科技與藝術共鳴」為核心理念,早期以黑膠唱機與 CD 轉盤起家,憑藉深厚聲學底蘊於 2000 年代切入便攜市場,成為少數橫跨枱式與便攜領域的全能廠商。其發展軌跡映射了中國音響產業從代工到自主創新的轉型歷程。
・按鍵佈局:側面實體按鍵設計合理,設有上一首,下一首及播放/暫停功能,按鍵設計呈斜面突出,實測能精準定位觸感良好,但滾輪阻尼手感略顯鬆散。
品牌在 2024 年中推出的 M1 Plus,是一款「全能掌心旗艦」的迷你 DAP,當筆者從包裝盒取出 M1 Plus 時,不禁感嘆:這台僅約重 116 克的小傢伙,竟敢挑戰「便攜 Hi-Fi」的定義?又馬上將 M1 Plus 塞進牛仔褲袋時才驚覺這台設備的體積—— 86 × 61 × 17 mm 的鋁合金機身比一隻小米10000mAh 33W 口袋版 Pro 尿袋更輕巧更「口袋」。為通勤族與運動燒友的跨場景音質解決方案的同時,定價則維持在千元親民級別,延續山靈「技術下放」傳統。
外觀與設計:精緻與實用的小巧身軀
・機身工藝:CNC 一體成型鋁合金外殼,邊緣倒角處理恰到好處,單手操作毫無壓力,氛圍燈可選藍色或綠色兩種燈光
・屏幕表現:3.2 吋輕觸式螢幕,雖然解析度僅 320×480,但色彩還原準確,專輯封面顯示效果令人驚喜
・按鍵佈局:側面實體按鍵設計合理,設有上一首,下一首及播放/暫停功能,按鍵設計呈斜面突出,實測能精準定位觸感良好,但滾輪阻尼手感略顯鬆散。
・續航能力:內置 2100mAh 電池,實測平衡輸出連續播放 FLAC 文件可達 10.5 小時,開啟 Wi-Fi 串流則驟降至 6.2 小時,支持 1.5W 快充(約 1.5 小時充滿)
・無線連接:藍牙 5.2(LDAC / aptX HD / aptX / AAC / SBC),支持發射 / 接收模式雙向傳輸
・存儲擴展:支援最大 2TB MicroSD Card 儲存,文件讀取速度流暢
硬體架構:小身體藏著大心臟
M1 Plus 採用自家開發 MTouch OS 介面平台,有着直覺精簡的數位介面設計。
快捷鍵功能有:
WIFI,Bluetooth,Gain 増益,輸出選擇等
網絡服務提供三種串流播放選項:DLNA / AirPlay / Wi-Fi 傳歌
主觀聽感評測
周董在《最偉大的作品 》一曲玩轉時空,將古典、爵士、嘻哈與流行完美揉合。開場鋼琴獨奏致敬蕭邦,中段色士風搖擺出 1920 年代巴黎風情,副歌卻突然切換現代電子節拍,卻又搭配西方弦樂編曲,彷彿聽見時空旅人在音樂史長河中漫舞。
配搭 Fiio FP3 及使用 3.5mm 非平衡輸出時,人聲口型解析呈現橢圓形聚焦,口型定位準確,整體結像清晰,周董的嗓音厚度表現到位。超低頻頻段下潛時仍保持線性,比同級 HIBY R3 II 的低頻量感略多,但鼓皮震動層次少些。副歌部分的動態對比稍弱,但考慮到價位,已屬超水準發揮。
1999年的《宇多田光 - First Love》這張專輯算得上是 J-Pop 史上最純粹的情感載體。開場同名曲《First Love》以極簡鋼琴鋪陳,宇多田光略帶沙啞的嗓音,像清晨薄霧般輕覆聽覺神經。中頻飽滿的人聲與低頻電子節奏形成完美對比,營造出獨特的「透明感」。製作人三宅彰巧妙運用空間混響,讓人聲彷彿漂浮在無重力場域。
唐族魚玄機搭配 Linksmith 綫藝匠凌霄戰士使用 4.4 平衡輸出時,人聲細節豐富,唇齒音控制得當,沒有過度銳化的問題。鋼琴伴奏的泛音表現稍顯平淡,但整體聽感依然流暢自然。相比 M3 Ultra 多出了少許高頻延伸,但金屬鈸的泛音邊界較模糊。
Hans Zimmer《Time》是一首關於探索時間及聲學主題的樂曲,開場的管風琴低頻如時間長河般緩緩流動,一直深潛至 20Hz 的超低頻率,震動聽者的胸腔。弦樂群以極簡主義手法層層堆疊,形成龐大的音牆。Zimmer 巧妙運用5/4拍的不對稱性,營造出時間流逝的錯覺感。當銅管樂器加入時,聲場瞬間横向擴展至更大尺度。
魚玄機搭配凌霄戰士會留意到低頻下潛深度令人驚喜,鼓點衝擊力紮實細節驚豔,但極低頻段略有鬆散。弦樂群奏的聲場橫向擴展超出預期,分離度優於同價位競品,但副歌段落的弦樂群密度稍顯稀疏。
誰更適合入手「小鋼炮」?
適合:
・追求「微型核彈」性能的便攜主義者
・想體驗 4.4 平衡輸出卻預算有限的新手群組
・需要藍牙 / USB DAC 雙修的跨界玩家
・偏好人聲與 ACG 的暖聲信徒
・老燒的備用機:體積小巧,性能達標,粗用
其他考慮因數 :
・3.5mm單端推力略顯保守,驅動阻抗>80Ω耳機時建議切換高增益
・管樂類樂風時動態略軟,需開啟高增益模式補足氣勢,代價是底噪及「數碼聲」稍微增加
・對觸控流暢度有手機級苛求者
總結:性價比與技術力的平衡術
從枱式 CD 機到 TWS 耳機,入門級的 M0 Pro 到 M30 旗艦枱式播放器,山靈用 35 年時間完成聲學技術的跨維度遷徙,在便攜音頻領域持續演繹著東方工程師對「真實重現」的執著追求。在 M1 Plus 上筆者注意到,山靈的「臺機技術下放」策略成功打造差異化競爭力,同時兼顧人體工學與視覺美學,使產品在海外市場斬獲不少優良口碑。
M1 Plus 就像音響界的「瑞士軍刀」;雖非專業級工具,但能在任何場景給你 85 分以上的音樂滿足。如果閣下受夠了「音質與重量成正比」的潛規則,這台僅有 116 克的小鋼砲,絕對值得列入考慮名單。
技術規格
山靈 Shanling M1 Plus 便攜純音播放器
顏色:銀色/ 黑色
顯示器:3.2" 320×480 高清觸摸螢幕
DAC 晶片:ES9069Q
藍牙版本:5.2
藍牙發射端支援:LDAC|aptX HD|aptX|AAC|SBC
藍牙接收端支援:LDAC|aptX HD|aptX|AAC|SBC
音源格式:DSD(".iso",".dsf",".dff")|ISO|DXD|APE|FLAC|WAV|AIFF|AIF|DTS|MP3|WMA|AAC|OGG|ALAC|MP2|M4A|AC3|M3U|M3U8|OPUS ※不支援 iso 的 dst 編碼
音源規格:768 kHz/32 bit、DSD 512
USB DAC:384 kHz/32 bit、DSD 256
增益設定:高|低
數位濾波器:8 種不同的濾波器
儲存:2TB MicroSD Card
電池規格:2100mAh
尺寸:86 × 61 × 17 mm
重量:約 116 g
續航時間:單端:約 12.5 小時 / 平衡:約 10 小時
建議零售價: HK$1599
查詢:Digibrave
版權由 feverheadfi 網誌擁有 一切侵權行為必定追究
山靈 Eddict Player:音樂管理與播放的全能助手
由山靈官方推出的 Eddict Player 可以全面地為 M1 Plus 提供流暢的音樂管理、高品質的播放體驗以及豐富的串流選項。筆者以下將詳細介紹 Eddict Player 的功能及使用方法, 筆者希望幫助大家充分發揮這款 app 應用的潛力。
跨平台支援
Eddict Player 不僅適用於山靈的 DAP,還支援 Android 和 iOS 設備,用戶能在不同平台上享受一致的音樂體驗。無論是手機、平板還是播放器,Eddict Player 都能完美適配。
只需在手機端進入「無線串流」頁面,選擇已連接的 NAS 或 DLNA 設備,瀏覽遠端音樂檔案並開始播放。
無縫音樂管理
Eddict Player 支援多種音樂檔案格式,包括 FLAC、WAV、DSD、APE 等音訊格式。它能夠自動掃描設備中的音樂檔案,並分類進行整理,讓音樂庫井然有序。此外,它還支援手動編輯音樂資訊(如專輯封面、標籤等)。
高品質音樂播放
Eddict Player 專為高音質播放而設計,支援原生 DSD 解碼、32-bit/384kHz PCM 播放,並提供多種音效設定(如 EQ、 Gain 增益調整等),能根據個人喜好微調聲音表現。
無線串流與 DLNA 支援
除了本地播放,Eddict Player 還支援無線串流功能,能夠透過 Wi-Fi 連接 NAS 或家中其他設備,輕鬆播放儲存在遠端的音樂檔案。此外,它還支援 DLNA 協議,讓你能夠跨設備無縫播放音樂。
個性化播放清單與書籤功能
Eddict Player 允許用戶創建自定義播放清單,並提供智慧推薦功能,根據你的聆聽習慣推薦相似風格的音樂。書籤功能則讓你能夠隨時標記喜愛的歌曲或段落,方便日後快速查找。
版權由 feverheadfi 網誌擁有 一切侵權行為必定追究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