舖頭遊記:iBasso 最新膽管解碼耳擴 D17 ATHERIS,DCA E3 及 Violectric HPA V324 分享
今日在試了 iBasso 最新膽管解碼耳擴 D17 ATHERIS(早鳥優惠價:$12999, 正價$13999),同場亦再試過 Dan Clark Audio E3 平板頭戴式耳機,以及 Violectric HPA V324 枱式耳擴的組合。
先分享 D17 ATHERIS ,它是一部以「掌心膽機」為核心概念的解碼耳擴,將 KORG Nutube 真空管技術融入雙解碼架構(R2R 與 1bit 可切換)的便攜膽擴,設計上提供更大程度的可玩性。
用上自己的 Serenity 及 Horizon Doom (SP3000ss USB OUT)簡單搭配之下,留意到:R2R 模式(ALL TO R2R),人聲綿密質感豐潤,無論人聲喉音質感與弦樂泛音格外細緻,適合女聲爵士樂與口水歌翻唱;1bit 模式(ALL TO 1bit)強調分析力與空間邊界感,大編制古典樂器分離度明顯提升,但極高頻略顯乾澀;NOS 模式則「雨露均霑」:DSD 採用 1bit、PCM 採用 R2R 的混合處理,既有人聲潤澤感,又適量強化低頻瞬態,屬於保留的兩種模式特性之「黃金交點」。
相比家中 iFi Valkyrie 女武神,D17 ATHERIS 與 Serenity 使用之下,靜默段落未有察覺底噪的情況。推力方面,搭配多單元入耳式耳機(如 Serenity )已游刃有餘,僅在單動圈耳機(如 Horizon Doom )人聲表現上略顯鬆散,但相信 run-in 一百小時會有改善。整體機身設計精緻,真空管工作時溫度亦只集中於半邊機身,原裝皮套的縷空設計亦有助散熱。
重試 Dan Clark Audio E3 搭配 Violectric V324 耳擴的組合:
自 V324 的推出以來已經第 N 次試這組合。自己比較喜歡 E3 的納米振膜平板單元在 V324 高電流驅動下,展現出極低的失真與寬鬆的聲場邊界,聽感上既有靜電耳機的細膩高頻,又能保留平板單元的飽和中低頻密度。
小提琴弓弦摩擦的質感營造得栩栩如生,高頻延伸既華麗又自然,是極少數擁有封閉式結構仍能賦予樂器足夠呼吸空間的耳機。V324 的放大模式進一步強化了動態對比,大編制交響樂齊奏時層次分明,低頻下潛深沉且控制力出色。然而,這套組合對前端音源極度敏感,若訊源品質參差,容易暴露錄音缺陷。但整體來說,E3 與 V324 枱式組合的搭配榮登我心目中港幣五萬以內,最適合退燒的標竿組合;其優勢在於忠實還原音樂本質,但同時要求用戶重視音源品質與周邊配套。
最後感謝沙田 DMA Tom 店長及同事的協助及分享,令小弟獲益良多!🙇🏻🙇🏻
#iBasso
#D17ATHERIS
#DanClarkAudio
#E3
#Violectric
#V324
#沙田DMA
#DMA
版權由 feverheadfi 網誌擁有 一切侵權行為必定追究
留言
發佈留言